手机:15827497999
邮箱:2077478116@qq.com
地址:武汉天冰干冰科技有限公司
发布时间:2025-04-13 点此:111次
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,若将干冰加入水中,干冰会迅速吸走水的热量,形成气态的二氧化碳,并出现白雾状的下沉流云现象;在葡萄酒、鸡尾酒或饮料中加入干冰块,饮用时凉爽可口,杯中烟雾缭绕,十分怡人。
其实是熔化和蒸发同时进行的,这是因为干冰的沸点要远远低于常温(大约是零下40度),所以就算变成液体也立刻就气化了,常温对于干冰来说太热了,如果再冷一些,干冰会液态。
干冰,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,通常是在6250千帕压力下,把二氧化碳冷凝成无色的液体,再在低压下迅速凝固而得到。有关干冰的历史,可以追溯到1823年,英国的两位叫法拉第和笛彼的人,他们首次液化了二氧化碳。
1、是否无限膨胀取决于气球是否是弹性的。如果气球是弹性的,则会在膨胀的过程中产生压强,则不会无限膨胀。
2、在有外界压力情况下(大气压),气球冲气需要克服大气压力,使气球膨胀起来。但是膨胀力不能超过气球的最大承受能力。在真空中没有了大气压力作为气球的束缚力,气球膨胀的过程主要是克服气球型变需要的能量。
3、每立方厘米仍有数万个气体原子或分子,仍比太空环境高出许多。如果把这样的“没有气”的气球扎住口放到太空中,只凭气球内部剩余的气体(包括渗透在气球壁中的气体),这个气球也会在瞬间膨胀变大,并破裂开来。
4、如果气球够结实,那么它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;如果气球不结实就会因为氢气的压力爆炸掉,氢气会扩散到真空里,使得不再是真空。
1、吹起来的气球也就是这些成分。氮气在标准大气压下,冷却至-198℃时,才会变成没有颜色的液体;氧气在约-180摄氏度时变为淡蓝色液体;只有水蒸气可以凝结,但是很少。我觉得基本没什么大变化。
2、因为气球里的气体会受冷而收缩导致气球整体变小。这是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决定的。
3、我想应该是变瘪,因为我觉得橡胶变脆的程度还不会达到无法承受气球内气压的程度。但我不能确定,到底气压和脆性的影响那个比较大呢 还是找个气球做个试验比较妥当。
1、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,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。
2、假设一:生成的HClO使红布条褪色 方案一:往新制备的HClO溶液中放入一小块红布条,一段时间后观察布条颜色变化。 假设二: 。 方案二: 。 假设三: 。 方案三: 。
3、如果说的是将套有气球的试管,放入冰水中。气球瘪下去了。这是因为冰水使试管中的空气变冷收缩引起的。热胀冷缩,这是常见的自然现象。而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更加明显。
4、如图4甲所示,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。器材有:冰、蜡、热水瓶、试管、烧杯、铁架台(带铁夹)、搅棒、秒表、温度计、水。 (1)图乙是 (选填“冰”或“蜡”)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。
5、(12分)某同学将一小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,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,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,并对滤液的组成进行探究。 (1)锌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。
不一样。液氮,液态的氮气。是惰性的,无色,无臭,无腐蚀性,不可燃,温度极低。氮构成了大气的大部分(体积比703%,重量比75%)。氮是不活泼的,不支持燃烧。汽化时大量吸热接触造成冻伤。氮气占空气78%。
不一样。液氮是氮气在低温下形成的液体形态。液氮,液态的氮气。是惰性的,无色,无臭,无腐蚀性,不可燃,温度极低。氮构成了大气的大部分(体积比703%,重量比75%)。氮是不活泼的,不支持燃烧。
干冰和液氮不是同样的物质,干冰是固体的形态,液氮是液气的,成分也不一样,干冰是二氧化碳,而液氮是液态氮气,是的,小吃摊上用的是干冰来冷冻保鲜,带有烟雾效果的小吃就是液氮。
形态不同,成分不同等。形态不同: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,它在6250.5498千帕压力下冷凝成无色的液体,并在低压下迅速凝固。而液氮是液态的氮气,它是一种单质。成分不同: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态形式,是化合物。
区别:一,形态不同,干冰是固体,液氮是液气,二,成份不同,干冰是二氧化碳,是化合物,液氮是液态氮气,是单质。
温度不同:干冰的温度为-75℃,液氮的温度为-196℃,液氮温度更低。状态不同:干冰是固体,液氮是液体。干冰在常温下可以直接升华成为气体,而液氮则需要特殊的容器进行储存,同时也需要注意液氮的蒸发。
而气球内的气体分子的数量没有变化,为了维持内外压力的平衡,气球会不断的胀大以增大内部气体分子与物体的接触面积。当气球胀大到一定程度,气球当然就会爆炸了。
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,在常温和压强为6078千帕压力下,把二氧化碳冷凝成无色的液体,再在低压下迅速蒸发,便凝结成一块块压紧的冰雪状固体物质,就形成了干冰。
那是和干冰量的多少有关系的,量多吹得又快又大,量少吹得又慢又小。
上一篇:怎么让奶茶冒烟不加干冰
下一篇:不用干冰怎么产生烟雾